爱沙尼亚< 返回上级
爱沙尼亚概况
爱沙尼亚共和国,简称爱沙尼亚,与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并称为北欧波罗的海三国。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,芬兰湾南岸,西南濒临里加湾,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。
爱沙尼亚国土总面积为45227平方公里,首都为塔林。全国总人口仅有约130万,在部分地区,每平方公里平均仅居住着6.5人,这使得爱沙尼亚保持了良好的自然风貌。
爱沙尼亚总人口中,70%为爱沙尼亚族。爱沙尼亚的官方语言为爱沙尼亚语,属于芬兰-乌戈尔语族语系,和芬兰语很相似。除了爱沙尼亚语以外,英语、俄语以及芬兰语在当地也普遍使用。
爱沙尼亚最早的定居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500年,从13世纪开始,爱沙尼亚曾先后被德国、丹麦、瑞典、沙俄、波兰等国家占领和统治。1918年宣布独立,成立爱沙尼亚共和国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,苏联占领爱沙尼亚全境并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。1991年,爱沙尼亚共和国再次宣布独立。
爱沙尼亚气候属海洋性气候,冬季平均气温7℃,夏季平均气温16℃。这里四季分明,在一些区域还有着特殊的“第五季”——早春融化的冰雪在草地和树林间汇聚,形成了奇妙的水域,这一时节最适合在大自然里摇起独木舟。爱沙尼亚有超过一半的森林覆盖率,其中超过40%为国家生态保护林,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评为全球空气最佳城市之一。